精神障礙者也有善終權 社福攜手醫療跨域共創圓滿告別之路

今日參與精神障礙者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實務經驗專題交流研討會所有專業人員大合照。

精神障礙者也有善終權 社福攜手醫療跨域共創圓滿告別之路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依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112年底,在120萬身心障礙者之中,有超過37萬人屬於「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的障礙類型,為所有障別中佔比最高(約30%),其中,約13萬人患有慢性精神疾病,佔身障者總數約11%。精神障礙者的病情多樣且獨特,長期服藥的副作用及其疾病帶來的高風險生活習慣使其身體負擔加重,造成其預期平均壽命較一般人更短,如思覺失調症患者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群少10至15年。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精神障礙者的老化及相關健康需求愈加迫切,對善終權保障的需求也漸漸浮上檯面。

《病人自主權利法》(下稱病主法)保障每個人藉由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來保障個人的善終心願。然而,由於總體社會對精神障礙者的理解與支持仍普遍不足,加上精神障礙者病情多樣且複雜,如何友善且有效地協助他們了解自身權益,進而自主行動來保障自己的善終權利,成為相關團隊面臨的重大挑戰。為回應此需求,財團法人新北市為愛前行社會福利基金會(下稱為愛前行基金會)攜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於11/8舉辦「精神障礙者ACP實務經驗分享會」,致力探索並推動更友善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模式,期盼協助精神障礙者自主簽署預立醫療決定,讓每個人都可以受到《病人自主權利法》的保障,擁有更圓滿的人生終點。

為愛前行基金會創辦人,病主法立法人,楊玉欣創辦人致詞中深刻說明弱勢族群的困境,並感謝所有第一線同仁的無私付出。

依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分析,2019年國人因精神疾患就醫約 280 萬人。中研院研究小組統計分析台灣「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自1990年的11.5%上升至2010年的23.8%,近20年來台灣精神病患者比例倍增。以上數據都顯示出在現今社會的快速變化中,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

面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逐漸老去的精神疾病患者因長期服藥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加上精神疾病對家庭關係的持續影響,其健康與照護需求往往比一般家庭更具挑戰性。當這些患者隨著老化和疾病陷入臥床,其脆弱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有限的支持體系常將患者與家庭推向更為艱難的境地。而每個無尊嚴的告別,不僅帶給個人極大的痛苦,更是家庭的深切悲痛,更是造成弱勢者世代複製弱勢狀態的元兇之一。為愛前行基金會期盼持續透過跨專業的創新合作模式,為精神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開啟善終權的大門,使其能在生命的最後,以自己想要的模樣告別,避免被迫陷入臥床的窘境。

為愛前行基金會的為愛自主弱勢守護計劃是目前唯一專注處理弱勢者善終議題的民間方案。此項議題除了需理解並尊重個別族群的獨特性外,更須串聯醫療、社福、法學、倫理與生命領域等,共同研發「合理調整措施」的服務,才能根本性的實踐弱勢者的權利保障。

為愛前行基金會期盼呼籲:「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自己與摯愛的老去,其實每一位都是潛在的弱勢者。期盼本案能持續凝聚更大的力量,守護更多元的族群;同時也期望政府更加關注超高齡社會中弱勢者的權利保障。在提升預立醫療決定簽署量的同時,更要積極確保每一人的諮商品質與知情權,共同實現平等與正義,成就永續美好的社會。」